閱讀漫談52~豈只彎弓射大鵰

2009012411:54

 

 

豈只彎弓射大鵰


中國地大物博人才濟濟,然歷史上,能夠與亞歷山大大帝、拿破崙…..等征服者齊名,只有成吉思汗一人。以那麼惡劣的出生條件,弱肉強食的民族性,隨時都有可能置於死地,卻激發其更高度警覺性,進而發揮卓越的統御領導能力,對內統一蒙古,對外擴張勢力。這跟傳統「居天下之中」自滿的漢民族意識,呈現截然不同的風貌。


毛澤東在1932年寫下的《沁園春‧雪》裡,提到「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鵰」,實在是太過狂妄了!成吉思汗絕不是毛澤東所形容的只懂武術而已。其實在「國際觀」的視野開拓上,成吉思汗在中國歷史上可說無出其右,貢獻卓著,而繼其西征之後,後代承其餘緒,發揚光大,如忽必烈二度遠征日本。拔都於1240~1241年侵入歐洲,隨後1256~1260年蒙古再度西征,1258~1259年再度侵入歐洲,使得蒙古勢力遍及歐亞,亦間接促成歐洲文藝復興,比起漢代長安與羅馬的來往,唐代與阿拉伯國家的互通,又更進一步,等於是將東西連結的「絲路」全納入勢力範圍,加上驛站制的完備與阿拉伯商人間的往來活絡,東西貿易由此興旺起來,馬可波羅等東來,返回義大利發表遊記,促進東西方文化交流,後來更啟發哥倫布發現新航路,開啟西方探求新大陸的熱潮,不僅改寫了東西方的歷史,更推進世界歷史躍升到另一階段。


因此,就這個角度來看,成吉思汗即使不被恭維是世界級英雄,也絕非只識彎弓射大鵰的草莽之輩。中國傳統的識鑑標準之一「達,視其所舉」,即謂一個人在飛黃騰達之際,究竟起用那一類的人材,可以看出他用人的格局。準此以觀,先不論眾人皆知成吉思汗之重情重義且知人善任,身邊虎將如雲,他於1215年滅金時,延攬契丹人耶律楚材,最值得一述,也可看出成吉思汗雖然是出生於大漠的英雄,但雄才大略,治軍嚴整,招降撫民,嚴律滥殺無辜百姓,更懂愛才惜才深謀遠慮,為江山社稷儲備國之棟樑。


耶律楚材初見成吉思汗時,才26歲,身高八尺,素精通儒、道、佛,有治理長才,見重於遼國皇室,成吉思汗見到他即說:「遼與金代代世仇,朕如今破金,為汝雪之!」耶律楚材則答以:「父祖以來,嘗委事之,臣豈敢仇君耶?」成吉思汗一聽頗感意外,見其如此忠誠,頗為動容,獨排眾議加以重用,由於成吉思汗遠見的任用耶律楚材,因而開啟了蒙古人對中國文化的視野,當時蒙古人有好殺的習性,耶律楚材常加以諫阻,所謂「英雄惜英雄」,耶律楚材雖不是攻城掠地的武將,但是他的足智多謀,卻深受成吉思汗的賞識,耶律楚材也知道成吉思汗對他非常看重,所以他一直是忠心不二「士為知己者死」,所以成吉思汗逝世後,耶律楚材繼續輔佐窩闊臺治理政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以元朝開國元勳名留青史。
 

成吉思汗知人善任和積極汲取其他文化外,對於麾下論功行賞從不吝嗇,統一蒙古後大封功臣,恩威並重收攬人心,授「千戶」之號者九十五人,沒有杯酒釋兵權,也沒有功高鎮主之憂,循怯薛軍的控制和擴充,建立成強而有力精密周延的架構,完成史上最強遊牧民族國家的編制,可見其不只有軍事長才,組織和統御領導能力甚強,才能從一個奔馳在草原的落荒孤兒,逐漸創下傲世的不朽功業。

~本文略有更動,主要引自《成吉思汗傳》/遠流出版

 

 

 

知道許多朋友都是愛好和平的反戰份子,正如墨家的「兼愛非攻」和孫子所言「不戰而屈人之兵,善戰者也」、「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但探討相關歷史議題,審視一段史實,有時得暫拋個人愛憎和偏頗,客觀考量當時的現實情勢、時空背景、政治思想和對於後世影響,亦如眾人皆知春秋戰國時期長期紛亂民不聊生,直到秦始皇一統中國,百姓才暫時得以安養生息,個人絕不贊成獨裁和殘暴的帝國主義和殖民主張,但於人命如草芥的往昔,一位英明領導者掃蕩四分五裂帶來的長治久安,盛世中百姓才得以安居樂業。

而誠如本文主題「豈只彎弓射大鵰」,在一覽文章之後,眾人皆會明白,成吉思汗所引發的意義和影響,並非侷限於領土的擴張或威震四海,而是一種東西文化經貿的交流和重大突破,引發西方人對東方的好奇與探險,進而發現新大陸和往後的殖民狂潮,重大的改變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若無成吉思汗的西征之行,或許整個世界歷史的發展將會倒退或大轉彎,實難以想像和揣測…….

 

                                                      L.sf寫於2009.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