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漫談113~而今始得碧紗籠

2010031907:12

 

 

L.sf拍攝於2010.3.6淡江

 

而今始得碧紗籠


王播的祖父王昇,只做過咸陽令一類的小官。父王恕,也只最多做到揚州參軍,再加上體弱多病,所以王播小時家境貧寒,甚至有時到了飢不擇食的程度。

王恕做揚州參軍時,把王播帶到揚州,寄居在惠照寺木蘭院。父親的意思是,佛門淨地,一來讓王播好好讀點書,將來圖個出身;二來也可與眾僧共伙,解決吃飯問題,省卻許多伙食費用。

初時,王播隨同僧徒們一起吃飯,也未覺得什麼。久而久之,僧徒們見王播家裡未拿一分錢來,便視王播如同乞丐一般,每到吃飯時便肆意凌辱:

「窮小子,又來吃白食啦!」

「看這尖嘴猴腮的相,還讀什麼書,別浪費我們的糧食啦!」

「長老也真是! 將糧食餵狗,還可以守廟門呢!」

長老初聽時,也還喝罵幾句。後來也覺得眾僧似乎有理,於是臉色也就沒有先前那般好了。王播自知家貧,只得默默忍受。

此寺眾僧吃飯以敲鐘為號。每次聽到鐘聲,王播便放下書本,拿起飯缽,跑步趕到飯廳,於眾人哄笑聲中,吃上一缽半缽。有一次,他早已餓了,卻遲遲未聞鐘響。正納悶時,突然聽到「噹、噹、噹」的吃飯鐘聲,連忙拿起飯缽向飯廳跑去。待到那裡一看,哪有眾人吃飯的影子?但見桌子擺得整整齊齊,抹拭得乾乾淨淨。眾僧早已吃過飯了。

王播不知何故,愣在那裡。一個燒火僧從房裡走出來,笑著對他說:「你別在這裡發愣啦!飯早已吃過了!」

「不是剛剛才敲鐘嗎?」「哈哈哈!鐘是才敲,可飯卻早已吃過了。因為我們已改變了制度,從今以後是先吃飯後敲鐘。你明白了吧,哈哈哈!」燒火僧斜視著王播,大笑著。王播窘得低下頭,心裡甭提多難受了:「感覺眾僧如此凌辱,還不是因為我家窮嗎?我一定要忍辱負重,發憤讀書,將來………..」

從此,王播更加用功讀書了。寺裡有一個名叫圓的小僧很同情他,每當吃飯時便來叫他,有時偷偷地從廚房拿幾個饅頭之類給他晚上充飢,因此王播也不致挨餓。就這樣,王播寒窗苦讀,一晃幾年。唐德宗貞元十年,一舉考取進士。

一晃三十年過去了。王播已在朝廷位居顯赫,名揚天下。這一年,朝廷任命他鎮守揚州。到任之後,諸事完畢,回想起少年求食情景,於是微服出訪。

當他來到惠照寺時,守門的小僧以為是一個普通香客,也就沒有留意。王播徑直走到當年自己寄居的木蘭院,見自己當時在牆上胡塗亂抹的題名、習作,均以碧紗籠罩著。王播問旁邊的小僧道:

「這些胡亂塗抹的東西,為什麼要如此慎重其事?」

「嘿嘿! 你知道這是誰的筆跡嗎? 這是當朝最負盛名的王播大人的手跡呀!」小僧天真地說。

「哦,他小時在此待過?」「聽說王大人小時寄讀本寺。本寺長老及眾僧等,均以此為榮呢。」小僧笑著說。

王播聽後,心中暗道一聲「慚愧」,便問小僧道:「你有現成的筆硯嗎?」

「大人想要題詩?」小僧說著,連忙出去拿了筆硯來,並在桌上鋪好紙。「就請大人題寫在這裡。」

王播搖搖頭說:「我要題在這些碧紗籠旁邊。」

「不行!不行!」小僧連連擺手,從上到下打量了王播一番,說:「大人雖非普通香客,但若如此題法,長老定要怪罪的!」

王播笑了笑說:「待我題完後,只怕長老還要賞你呢!」

「真的嗎?」小僧天真地問 。

「當然是真的。你看我像是在欺騙你嗎?」王播說著,拿起筆來,就在那碧紗籠旁,揮筆寫道:
 

如今再到經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

上堂已了各西東,慚愧閣黎飯後鐘。

 三十年來塵撲面,而今始得碧紗籠。  
 

寫完,又從頭至尾地吟了一遍。然後於那「碧紗籠」三字的下方,工工整整地寫上「王播偶題」四字。

那小僧正瞧著呢,見此四字,不由得驚叫起來:「你就是那王播大人?」

王播點點頭:「你看我不像?」

「我去找長老去!」小僧說著,拔腿就跑了。

待到他領著長老和眾僧人到來時,哪裡還有王播的影子?長老看到牆上墨跡未乾的詩句和題名,不由得滿臉通紅。

 

Ps.本文擷錄自《中國科舉故事》/王志東編寫/漢欣文化出版

轉載無商業用途僅為推薦好書好文,若有侵權請於[email protected]留言刪除,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