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漫談154~台灣過去的中秋習俗

2011091207:13

 

中秋老習俗式微 被烤肉取代

 2011/09/11 江俊亮


台灣過去的中秋習俗,包括「聽香」、「偷菜」、「拜米粉芋」等,都隨著社會的轉型而式微,如今反而被「全民烤肉」取代,令不少長輩懷念過去的純樸歲月。

現代的年輕人,知道中秋節的習俗,包括「賞月」、「吃月餅」、「吃文旦」,甚至小學生的月考題目,還出現「烤肉」的答案;然而卻很少人知道,過去的台灣婦女,有中秋「聽香」的習俗。

據「台灣通史」記載,中秋夜「婦女聽香,以卜休咎」。所謂「聽香」是指婦女在中秋夜,向家裡的神明燒香問卜,隨著神明指示的方向,聽取路上他人的談話內容,以找尋自己心中的答案。

根據老一輩的說法,古時候的婦女,如果心中有疑問,會在中秋節晚上,燒香向神明問卜,並請示出門的方向,然後持香、筊杯出門,利用沿途所聽到的談話(包括歌詞)來預測所問卜的事情。

如果婦女認為所聽到的話,就是她要的答案,則擲筊請示神明,如果連續獲得三聖筊,就是神明所要告知的答案;如果不是,則繼續前行、繼續聽,直到獲得三聖筊為止。 

另外,台灣過去的中秋習俗,還有「偷菜」,未婚少女在中秋夜,只要偷挽(摘)他人菜圃裡的蔬菜,就會遇到如意郎君,因此有「偷挽蔥,嫁好尪;偷挽菜,嫁好婿」的俗諺。

有些地方在中秋節會祭拜土地公,除了要準備牲禮、月餅、壽金、刈金、土地公金、鞭炮之外,還要特別準備「米粉芋」,也就是芋頭炒米粉,以感謝土地公的保佑,讓農民有個豐富的秋收。

至於為何要拜米粉芋呢?因為台灣有句俗諺「吃米粉芋,有好頭路(工作)」,就是藉由拜米粉芋的儀式,向神明祈求保佑找到一份好工作。

但是,隨著台灣社會的轉型,如今幾乎不見「聽香」的習俗;住在城市的未婚少女,縱然想要「偷挽菜」,也找不到菜圃;只有部分鄉下地方,迄今還保有「拜米粉芋」的習俗。

 

 

秋節博餅 金門最夯全民運動

2011/09/11中央社記者倪國炎

「沒有博餅就不像過中秋」。外島金門最夯的秋節民俗活動,無疑就是中秋博狀元餅,為每逢佳節金門每個聚落的全民運動。

博餅的起源,地方相傳是明末延平郡王鄭成功的金門籍大將洪旭發明,在鄭成功率軍進攻南京時﹐擔任留守廈門的洪旭,為穩定軍心並慰藉思鄉情緒,在中秋節當天,讓官兵們擲骰子玩上一把,有300多年歷史。

地方文史工作者林金榮說,洪旭追隨鄭成功、鄭經父子抗清,官至中軍提督,授戶官、兵官等職,封忠振伯,加太子太師,戰功彪炳,也是驅逐荷蘭人、收復台灣的名將,相傳博餅遊戲跟著鄭軍流傳到台灣。

博餅的工具很簡單,6顆骰子和1個大碗公,由參加者輪流將骰子投擲入碗中,比骰子出現紅4的多寡決勝負。

有趣的是,先民為鼓勵讀書求功名,博餅遊戲與科舉制度結合,一套餅6個,分狀元餅1個、分平餅2個(榜眼、探花)、三紅餅4個( 二甲 進士)、四進餅8個( 三甲 進士)、二舉餅16個(舉人)、一秀餅32個(秀才),因此,又稱為博狀元餅。

林金榮表示,博餅遊戲有餅可吃,又可認識科舉制度,展現出先民寓教於樂的智慧,因此,地方上科甲鼎盛,有「海濱鄒魯」之稱。

不過,金門上了年紀的民眾都知道,國共時期實施戰地政務軍管,雷厲風行禁賭,公務員涉賭查獲要被免職處分,骰子被視為賭博工具,讓博餅幾乎走入歷史。

直到民國81年戰地政務終止,金門回歸民主憲政常態,博餅才逐漸恢復,尤其是90年金廈小三通實施,禁賭更嚴格的大陸廈門,每逢中秋節熱鬧舉辦博餅活動,讓金門博餅配合觀光蓬勃發展。

博餅的彩品以前是大小不一的漢餅,現在可是各種彩品,而且價值愈來愈高,金門縣政府今年博餅活動的狀元彩品即為價值新台幣40萬元轎車1輛,對岸廈門更有房屋、進口轎車等價值逾新台幣100萬元的頭彩,炒熱博餅風。

博餅活動,現在已經是金門人歡度中秋的全民運動,不分老小圍著圓桌擲骰子,其樂融融,更象徵團圓的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