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漫談61~從《胡雪巖》到《白銀帝國》

2009101717:32

 

 

從《胡雪巌》到《白銀帝國》

看過許多書籍中,我極度推崇高陽所撰《胡雪巌》(較早聯經出版,共分上中下3冊,非胡雪巌第二部《紅頂商人》或胡雪巌第三部燈火樓台(一)(二)(三)) ,人云:「從政必讀《曾國藩》,經商須看《胡雪巖》。」從政是否得徹底熟讀《曾國藩》,我不確知,倒是有聽說對岸前領導人為政時最喜歡引經據典於《資治通鑑》。但看過《胡雪巌》後,百分百認同做生意或商海沉淪者必得好好研讀《胡雪巌》,一位出身赤貧的錢莊學徒,處海禁大開清末變遷最動亂的時代,以其才思敏捷、膽識過人,得以在詭變複雜的社會中脫穎而出,成功開擴事業和推展國際貿易,是近代中國金融事業的一個異數,並政通人和長袖善舞,官拜二品頂戴布政使銜,人稱「紅頂商人」,更成為清末政商界的一個永恆傳奇,所以《胡雪麙》足可引為有意從商者之絕對聖典。

《白銀帝國》這部電影我是很難會錯過,頗吸引我的題材,從胡雪麙到天成元票號,都有相同的動盪世局和金融錢海浮沉的背景,《白銀帝國》改編自成一的長篇小說《白銀谷》,描述中國第一「天成元票號」怎樣立於家族權力鬥爭與戰禍內外交逼,開創新局、臨危不亂和信守承諾的故事。清朝商業更形發達,晉商不僅為海內最富,經商駝隊與船隻更是走遍天下,縱橫中國各地乃至蒙古、日本、俄國等,成為橫跨14到19世紀,締造近500年的商業霸主文化。晉商發明匯票制度,以匯兌代替風險極高的押鑣銀運輸制度,並兼營存放款業務,收放民間小戶存款,是為今日銀行制度的前身!甚有勞方身股(員工配股)制度之形成,更首開世界先河。由於山西票號掌控了當時全中國的金融 ,每年經手銀子大約有國庫歲入的一成,曾有「清廷財政部」之稱。

從本片更可一窺山西晉商的諸多內規門道,同行間有許多行規,對派駐全國各分號的掌櫃與員工,更需遵從許多行範與規矩,例如掌櫃的需3年才能返家一次與家屬相聚,嚴禁養小、嫖妓……..等,更不可私放高利貸,做出有損票號之任何不法利益行為,劇中康氏家族更是以男人不娶妾不淫亂以身作則為下屬的典範,高規格從上到下要求員工品性之清廉,但背地裡老當家,卻自己私下屯鹽,買低賣高賺取不法差價,又強娶兒子的英文老師為續弦,不顧念三兒子與老師私下已海誓山盟,終導致父子日後的疏遠與對立,埋下妻離子散的伏線。

本片耗資上億,劇組曾遠征橫越4省、12城市(甘肅敦煌、甘肅阿克塞、青海當金山、河北北京、河北天津、山西太古、山西晉中、山西平遙、山西靈石、山西沁水、山西晉城、山西運城)、46景點,總里程數高達2萬3千公里,並歷經9次大型轉景,足足為同等級製作規格的商業鉅片的3倍,但本片仍有許多不足之處,在男女主角感情的舖陳上,不夠細膩深入人心,讓人實在無法體會出那種能為愛遠走他鄉或流落異國刻骨銘心的戀情,而商場上的爾虞我詐,同業間明爭暗鬥,亦少有著墨,感染不出商場上戰國風雲的氣息,當家的與繼任者的霸氣略嫌不足,運籌帷幄與深謀遠慮的氣勢不夠,最後挖窖取銀的前後情節,有過於說教的意味,所謂在商言商,「仁義」二字願意做儘管做就是了,何需一再掛齒呢? 實有太歌功頌德之嫌!

                                                 L.sf寫於2009.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