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漫談64~伊莉莎白:輝煌年代

2009102907:55

 

 


伊莉莎白:輝煌年代(Elizabeth: The Golden Age)


上回在電影漫談42《美人心機》中曾談過英王亨利八世與安波林的故事,本片則是1998年電影《伊莉莎白》的續集,由凱特布蘭琪飾劇中主角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即亨利八世與安波林的親生女兒,係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亦被稱為「榮光女王」(Gloriana)英明女王」(Good Queen Bess)。有關伊莉莎白系列電影,導演預計以三部曲方式陳述,若說第一集描述的是伊莉莎白從少女時期繼位之心態轉變,本片則著重於登上王位後,如何在她統治下引領英國進入強盛的時期。 

3位重要的女性角色,英王伊莉莎白一世、蘇格蘭女王瑪麗一世和伊莉莎白的侍女貝絲外,這部電影另3位男性要角,分別係為伊莉莎白鞠躬盡瘁的國務大臣西塞爾、被伊莉莎白授封為爵士的海盜船長華特羅利(此角色和貝絲均為虛構,華特羅利應是影射羅勃達德雷爵士,唯一和伊莉莎白有過情愫的男人),另一位就是假藉羅馬教廷宗教審判大旗,下令無敵艦隊入侵英國的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故事主軸就繞著伊莉莎白一世打轉,她如何在感情上周旋於貝絲和華特羅利曖昧之間,既嚮往女人愛情又謹守於君權的理智,如何在政治上消滅奪權的異己,不得已賜死蘇格蘭女王瑪麗(亨利七世的曾孫女),如何抵禦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的虎視眈眈,集結英國上下全民一心,狠狠擊潰西班牙無敵艦隊,一舉成名,成功獲取宗教和國防勢力上的勝利,更使英國人民對君主的尊敬達到前從未有的最高點。 

本片著重於伊莉莎白內心的掙扎與蛻變,以及這位女王陷於神性和人性之間的游移,原以為這部電影會將重心置於新舊教的衝突和西班牙敵我精采的對峙上,在許多相關影評裡對劇中角色的虛構和部分不符史實的灌水,有不少負面的批評,仍難掩這一代女王在英國史上締造璀燦的美麗光環,伊莉莎白在國難當頭即位,正值英國與法國的交戰中、國庫空虛、貨幣貶值、宗教信仰分裂,待1603年她駕崩時,英國卻已一躍成為一新教國家、教會基礎穩固、國王受到尊敬、貨幣強有力、海軍在外獲得勝利、貿易擴張等等,當時獨力迎戰海上霸權西班牙毫無畏懼,轉為一新興強權國家,她堪稱是英國史上最睿智英明的君主之一。
 

                                                 L.sf寫於2009.10.29

 

英國都鐸王朝Tudor dynasty):是14851603年間統治英格蘭王國和其屬土的王朝。而該王朝首位君主亨利·都鐸乃威爾斯古代德赫巴思公國 (Welsh principality of Deheubarth)統治者和英格蘭的蘭開斯特王室的後代。都鐸家族在薔薇戰爭後期漸漸得勢,得益於蘭開斯特王室的主脈,相信在戰爭當中經已絕嗣。

亨利·都鐸不但得到蘭開斯特王朝的支持者的民心,更在戰爭中獲得蘭開斯特宿敵——約克王室的支持,才得以登上英王大位,是位亨利七世。而他和伊莉莎白·約克的聯姻,象徵著過往開戰的雙方,在新王朝的旗幟下聯合起來,進一步鞏固了都鐸家族的勝利。而都鐸王朝的權勢並不局限在英格蘭,他們成功將威爾斯兼併入英格蘭(《1535-1542威爾斯律例法案》),並確立了英格蘭對愛爾蘭王國的治權。他們亦維持了對法國王位的主張,但歷任君主都沒有在實現該主張上有任何實質進展。

總共五位都鐸君主統治過英格蘭的屬地超過一個世紀。而亨利八世是唯一活至成年的亨利七世後裔。因此王位繼承一直是都鐸年間的主要政治議題。終身不嫁的「童貞女王」伊麗莎白一世的駕崩,標誌著都鐸王室絕嗣。而當時在位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的曾祖母,正是亨利八世的長姊馬格麗特·都鐸公主。因此詹姆斯根據和伊麗莎白生前的秘密約定,入繼英格蘭王位。英蘇兩國組成共主邦聯,結束兩國持續近六百年的戰爭,英倫三島進入斯圖亞特王朝

西班牙無敵艦隊:(古西班牙語la Felicissima Armada最幸運的艦隊現代西班牙語la Armada Invencible不可擊敗的艦隊)是由西班牙國王腓力二世1588年所派出,意圖征服英格蘭卻失敗的龐大艦隊。無敵艦隊之役是英西戰爭中最大型的戰役,也是戰爭過程之中第一個侵略性攻擊意圖。這場戰爭同時也是英國歷史中最有名的時期。在格瑞福蘭海戰(battle of Gravelines)中,西班牙船艦被法蘭西斯·德雷克所領導的英國海軍衝散,英軍用的秘密武器稱為地獄燃燒者,即八艘起火燃燒並且滿載易燃物的商船。

因西艦裝備的大多是短射程、威力大的加農砲,英艦使用的卻是射程較長、威力較低的長重砲,因此英艦在攻擊時總是能保持安全的距離,當時雙方主要使用的火砲有三種:加農砲、長重砲、皮里爾(射石砲,已過時),此外,西艦總共還有其他多種的殺人火砲。

西班牙採用的戰術是縱向發射,西班牙在艦隊上有許多武裝士兵,還有神父,近距離時採登船作戰與衝撞;而英國有優秀的砲手,並採舷側發射,並以其較長射程,避開與西艦的登船作戰。

無敵艦隊約有150艘以上的大戰艦,被英軍擊敗時本想南退,卻因颳起強大的南風而不可行,殘存的艦隊只好隨風北上,最後繞過大不列顛島愛爾蘭島西岸回國時僅存43艘,由於損失百艘以上的大戰艦及超過一萬四千名士兵,從此國勢鼎盛的西班牙一蹶不振,英格蘭則成為海上強權,開啟了伊莉莎白一世的盛世。

英國伊莉莎白一世女王:(Elizabeth I1533年9月7日1603年3月24日),於1558年11月17日至1603年3月24日任英格蘭愛爾蘭女王,是都鐸王朝的第五位也是最後一位君主。她終身未嫁,因此被稱為「童貞女王」。也被稱為「榮光女王」(Gloriana)、「英明女王」(Good Queen Bess)。在她之前的都鐸王朝君主順序是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和她的異母姊瑪莉一世

她即位時英格蘭處於內部因宗教分裂的混亂狀態,但她不但成功地保持了英格蘭的統一,而且在經過近半個世紀的統治後,使英格蘭成為歐洲最強大,富有的國家之一。英格蘭文化也在此期間達到了一個頂峰,湧現出了諸如許多著名的人物,包括劇作家威廉·莎士比亞克利斯托弗·馬洛班祖明·詹森;桂冠詩人愛德蒙·史賓沙將《仙后》獻給她;法蘭西斯·德瑞克爵士在其任內成為第一個環航地球的英國人弗蘭西斯·培根爵士發表了他對哲學政治的觀點;沃爾特·羅利爵士韓弗理·吉伯特爵士北美建立了英國殖民地。她的統治期在英國歷史上被稱為伊莉莎白時期,亦稱為「黃金時代」。

伊莉莎白為人謹慎,她的座右銘是「明察無言」(video et taceo,拉丁文,直譯為「我觀看,而且我沈默」)。慎於榮譽的頒發和顯職的授與也是她在位期間的特徵。在將近四十五年裏,在英格蘭只授與了八個貴族頭銜:一個伯爵爵位、七個男爵爵位;在愛爾蘭只授與一個男爵爵位。她並將樞密院的成員由三十九人降至十九人,後來再降至十四人。

西班牙腓力二世國王:Felipe II, 1527年5月21日1598年9月13日哈布斯堡王朝西班牙國王(1556年—1598年在位)和葡萄牙國王(稱腓力一世,1581年起)。他的執政時期是西班牙歷史上最強盛的時代。在腓力二世治下,西班牙的國力達到顛峰,歷史學家常以這段時間為哈布斯堡王朝之稱霸歐洲。腓力二世雄心勃勃,試圖維持一個天主教大帝國,但最終未能成功。

蘇格蘭瑪麗一世女王:(Mary I of ScotlandMary StuartStewartMary, Queen of Scots1542年12月8日1587年2月8日)是蘇格蘭的女王(在位時間1542年12月14日─1567年7月14日)以及法國王后(1559年7月10日至1560年12月5日)。她的一生充滿悲劇色彩,也因此成為蘇格蘭君主中最有名的一位。

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一世認為瑪麗圖謀染指英格蘭的王位,並對她造成了威脅。瑪麗被她囚禁了十八年。其中大部分時間,瑪麗被軟禁在謝菲爾德城堡謝菲爾德莊園。伊莉莎白再也不能容忍瑪麗,因為她收到許多報告,有人陰謀謀害她本人而讓瑪麗取而代之。瑪麗斯圖亞特於1587年2月8日在北安普敦郡佛斯里亨城堡被處極刑,享年45歲。罪名是被懷疑捲入貝比通陰謀,企圖刺殺伊莉莎白。行刑那天,瑪麗被五花大綁,押往刑場。她身著紅色,表明她是一個天主教殉教者。

電影漫談42~美人心機

http://tw.myblog.yahoo.com/lsf999/article?mid=6256&prev=6289&next=6252&l=f&fid=8

備註轉載自維基百科

上文參考《英國史》/Clayton Roberts,David Roberts/賈士蘅譯/五南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