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蓮秀林/布洛灣 ~
返北前的最後一站 ~~花蓮布洛灣
布洛灣位於溪畔和燕子口之間,過去是太魯閣族人聚居部落,新石器時代末期族群也曾在此生活。
布洛灣臺地是立霧溪下游的大型雙層河階,太魯閣語的意思是「追蹤獵物的地方」,
這臺地曾經是太魯閣族人聚居的部落,現今太魯國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此成立管理站,
並規劃成原住民特色的園區。
環流丘公園步道
布洛灣分上、下兩臺地,高度相差30公尺,下臺地海拔約370公尺
布洛灣管理站 (遊客中心)和太魯閣族工藝展示館
~ 花蓮秀林/布洛灣/新月吊橋 ~
從布洛灣伊達斯廳旁邊的步道走進去,可以來到布洛灣吊橋(山月吊橋)
橋長196公尺,橋面寬2.5公尺,距離溪谷約152公尺
從布洛灣臺地邊緣跨越立霧溪谷,是太魯閣國家公園跨距最長、距離溪谷落差最大的吊橋,
從橋上俯瞰,立霧溪蜿蜒曲折,而兩岸山勢陡峻,層層相疊,視覺可以從溪谷向上延伸至遠山。
往東眺望是溪畔一帶的立霧溪谷,往西則可以欣賞燕子口險峻的峽谷地形,氣勢磅薄。
布洛灣吊橋南橋柱設計採月字型
布洛灣吊橋位於布洛灣臺地的邊緣,正好可以觀察燕子口狹窄的大理石峽谷與布洛灣河階臺地,
是非常好的地質觀察解說點。
燕子口的峽谷地形
立霧溪歷經多次顯著的地形隆起運動,每次地殼隆起都會使河床高度提升,
導致河流向下侵蝕作用加劇,形成峽谷地形。
環流丘、溪畔與立霧溪谷
當河流的攻擊坡(外坡)所受的侵蝕力較大,舊河床較難留下;對岸堆積坡受到的侵蝕力較小,
而能殘存下來。當河流繼續下切,殘留的舊河床相對提高,就形成了表面平坦的河階地形。
資料源自太魯閣國家公園官網
L.sf拍於花蓮2022.12.4
再好好留意一下
感謝美女喔